![]()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宗教的本質》讀后感1000字 | |||||
作者:佚名 睡前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3/5 ![]() |
|||||
《宗教的本質》讀后感1000字! 《宗教的本質》中可以看到費爾巴哈從精神病理學的角度分析了宗教,有啟發性,最起碼我又在接近一個世紀之后的弗洛姆的社會心理學理論中看到宗教現象對心理學發展的貢獻。 很明顯,費爾巴哈受斯賓諾莎的泛神論的啟發,這在之后忘了在哪得到了證實。 先來看他一段具有代表性的著述!叭说囊蕾嚫,是宗教的基礎;而這種依賴感的對象,就是自然。自然是宗教的最初原始對象! 在精神病理學范疇內分析宗教,是有其合理性的?梢詮幕浇涛幕械膸讉觀念中可見一斑。一是救贖觀念,人有為自己的錯誤買單的沖動,人有洗刷自己的罪惡感的沖動。二是永恒的公道觀念,這個詞我是第一次從叔本華那看來的,在中國文化中也能看到對超自然的公道的向往,比如善惡有報。在很多文學作品中,宗教對人的心理需求的滿足被體現的淋漓盡致,赫胥黎筆下的約翰,陀思妥耶夫斯基筆下的阿廖沙,拉斯柯爾尼科夫等等。而我們可以在托爾斯泰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宗教在社會理想中所占的地位,在其《懺悔錄》中達到頂峰,宗教甚至滿足了人們對一個美好社會的構想提供了一種可能性。 當然,過度運用精神病理學的分析是不合適的,難道能用精神病理學來看待所有稱之反對派,懷疑論者(一種相對的觀念,比如唯物主義相對基督教正統來說就是一種懷疑論)的出現。 上帝(或神)的存在是大多數宗教(不同類別的基督教,印度教,伊斯蘭教)中的核心觀念,又是全知全能又是創造者的,最容易給無神論者的印象是迷信。 但是上帝觀念從不僅僅在宗教領域內,比如萊布尼茨把數當神,又看到量子理論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上帝觀念的可能。這些時候精神病理學的分析是完全失靈的。部分也是因為這種上帝觀念不完全是(正統)宗教意義上的。 總之,上帝觀念在一些文化(中國應該不屬于其中)中的很重要。近現代科學家很多科學家也本身持有上帝信仰這是事實,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近代唯物主義的物質觀有缺陷。馬克思主義哲學否認過應用原子論于形而上學的正確性,因為會導致錯誤的物質觀,堅持認為物質是先驗并且客觀存在,從人的實踐活動來自物質的制約中經驗中證明。 我覺得量子力學的發展明顯地影響了形而上學的發展。將物質還原成原子的還原論來解釋世界有可能徹底改變我們的物質觀,這已經不是再強調唯物主義的時候了,而是我們到底該怎么理解物質。在這方面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堅持從實踐上,也是從宏觀上來解釋物質世界的。 可以發現,一些無神論者要求徹底證明上帝的存在(這幾乎不可能),而泛神論者和有神論者正在探索上帝存在的所有可能性并且影響于認為某種形式的上帝是存在的。 實踐生活中我也是傾向于無神論的,但一些泛神論對我也有莫大的吸引力,這種吸引力是遠離實際生活的。新柏拉圖主義的復興似乎也預示著泛神論又開始被一些學者接受。 沒啥條理性,想到啥說啥,我希望一年兩年或者多年以后再來回顧青年時代的幼稚或者是浪漫主義遐想。 |
|||||
睡前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