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姓的起源_彭姓的全國分布、名人故事彭姓以國名為氏,為顓頊帝玄孫陸終第三子篯鏗之后。據(jù)《姓氏尋源》所載,顓頊帝有個玄孫名叫陸終,陸終第三子名鏗,后來被封在彭地(今江蘇省徐州),為商朝時的諸侯國之一,建立大彭國。據(jù)說,彭鏗是一位有名的老壽星,他曾經(jīng)歷了夏、商兩代,活了800多歲,所以人們又尊稱他為“彭祖”。由于受封于大彭,所以他的子孫就按照當時以國命姓習慣,稱為彭姓。
今天的江蘇徐州銅山境內(nèi)(殷商時諸侯國大彭)是彭姓的發(fā)源地,其后彭姓的繁衍播遷,均是出自此支。晉代,由于戰(zhàn)亂及官職周遷等原因,彭姓又有播遷于今山東、陜西、甘肅、江西、四川、福建等省;唐玄宗時,為避安史之亂,彭姓遷居今江西一帶;自清代開始,居住在廣東及福建的彭姓有部分移居到了臺灣地區(qū)以及東南亞和歐美等地。如今,彭姓分布最多的地區(qū)在湖北、湖南、四川等省。
彭越:字仲,昌邑人(今山東巨野縣)人,西漢大將。曾先后在漢高祖劉邦收魏、定梁、滅楚的戰(zhàn)事中建立奇功,后被封為梁王。當時他與韓信、英布被稱為“三王”。
彭俞:宜春(今屬江西)人,少年時隱于集云峰,學邃于易,官至終朝散郎。有《君子傳》、《循吏龜鑒》等傳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