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忠順三娘子 | |||||
作者:佚名 睡前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5/7/27 ![]() |
|||||
忠順三娘子明穆宗隆慶四年(公元1570年)春天,蒙古和林格勒草原繁花似錦,鳥語鶯歌。草原深處,一群韃靼少女騎著駿馬飛馳而來,到了昭君墓前,突然之間之間之間停祝為頭的一個騎著棗紅馬的少女,年約二十來歲,身材頎長而豐滿,面容秀麗而端莊,人們稱呼她為三娘子,是蒙古事先最大的部落———韃靼最高頭領俺答汗的外孫女。雖然她家的家景很好,完全不需要她親自放牧,但她是一個生性活潑的姑娘,在家里閑不住,所以每日總是騎著她心愛的棗紅馬,同牧女們一道來到草原上。因為性格活潑而心地善良,她受到牧民們的普遍喜愛。 她來到昭君墓前已不知多少次了,不僅因為這里景色秀麗,更因為她佩服墓中這個一千多年前的女子。記得十歲那年,母親和她一路來到這里,看到平如湖面的草原上卻有一個高高的土堆,她感到很新鮮。母親通知她,這是一千多年前一個叫王昭君的漢族女子的墳墓。這個女子嫁給事先蒙古的呼韓邪單于,從此以后蒙古族和漢族人友好,她死后就埋在這里。蒙古人民吊唁她,所以每年都有人為她的墳培土,以致一千多年了墳墓依然那樣高聳。雖然自從她出生,蒙古族就和漢族互不往來,她連漢族人是個什么樣子都不知道,但她常常聽老人們談起漢族:他們能做出非常漂亮的衣服、首飾,我們用的鐵鍋親睦多用具都是從他們那兒買的,另有茶葉、茶磚……但已往我們的人常常去搶他們的東西,殺他們的人,所以互不往來了,現在穿的用的都買不到,依然和漢人友善好埃她就更加佩服這個女子:因為她一個女子而使兩個民族親睦,一千多年了還受到人們的吊唁,多了不起啊!之后她聽說別的地方也有昭君墓,但她希望、也深信那個了不起的女子是長眠在自己的故鄉,所以她依然常常來這里,用心靈和這個卓異的女子交談。 三娘子看到一小隊人騎馬向南走來,從那顯赫的裝束,她猜出走在前面的一位是她的外公。果然,是俺答汗帶著他的幾個部屬從這里路過。她連忙去拜見。多時不見,俺答對三娘子長這么大了,出落得這么漂亮感到十分驚喜。 三娘子沒有想到,過了幾天,俺答汗就派人到她家來求婚。按蒙族習俗,俺答向三娘子這樣的年幼遠親求婚,并不算什么違反倫常之舉,但她已經接受另一個部落的頭領襖兒都司的聘禮,不久就要出嫁了。她家以此為由婉言謝絕。但這個問題對俺答來說算不了什么大事。那個部落歸俺答汗統治,另外找一個女子許配他就可以了。不久,三娘子被接到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市舊城)。一場隆重的婚禮后,三娘子成為俺答汗夫人。 對于這場婚變,在三娘子心中并沒有引起多大的波瀾。襖兒都司雖然也可愛,但在接觸過的人中,她最敬佩的依然俺答汗。從小就看到他那么魁梧,那么驃悍,長大后則敬佩他的為人和才干。韃靼那么大的地方,那么多的部落,幾十年來,在他的統治下都服服貼貼。可是,這場婚變又確確實實激起了巨大的波濤,因為婚變涉及了另一個人———俺答的孫子、三娘子的表兄把漢那吉。 俺答的妻子一克哈屯生了三個兒子,小兒子早死,卻遺下一個小孩———把漢那吉。 把漢那吉從小由祖母撫養,成人后,俺答替他娶了一個叫大成比吉的女子為妻。那時蒙族上層社會的須眉多半不止一個妻子,把漢那吉自己又聘了兔扯金部的一個女子為妻,但還沒有娶過來。這事并沒有征求俺答的意見,俺答不知道。而那個俺答作主嫁給襖兒都司的女子,正是把漢那吉所聘之妻。把漢那吉一氣之下,就帶著大成比吉和少數仆從,到大同投奔了明朝。 這個孫子從小在自己身邊長大,俺答很喜歡他,忙派人去追,把漢那吉沒追上,去追的人卻帶回了幾個漢人。為頭的一個叫趙全,他們聲稱知道把漢那吉的新聞,求見俺答汗大人。原來趙全等人在大同為官,犯了貪污罪,要受懲處,就一同逃到了蒙古。趙全也隱約約約地聽說有幾個蒙古人跑到了大同,當他一知道是俺答的孫子,眉梢一皺,計上心來,在大同丟了官,犯了罪,不得已逃到蒙古。如果引誘蒙古人進攻大同,不僅雪了心頭之恨,弄得好憑向導之功,還可以得到俺答汗的信賴,在蒙古東山再起。他向俺答說把漢那吉他們一到大同,就被當作特工抓了起來,正在受拷問。他分析說:蒙漢多年反目,派人去談判,他們一定不會放人;惟一的辦法,是趁漢人不備,出兵大同,將孫子奪回。俺答一聽有理,連忙傳令調集人馬。 一克哈屯聽說要出兵大同,奪回孫子,大發脾氣。她忙止住傳令兵,拿了一根棍子跑進蒙古包,哭著罵道:“你這個老糊涂,我孫子在漢人手里,你奪得返來嗎?” 俺答說:“我們不去奪,他們肯放嗎?” “你這個老糊涂,你一出兵,他們就把我孫子殺了,你還奪什么呢?” 一克哈屯舉起棍子就要打,被人拉住,但嘴里還絮絮不休地罵:“你這老東西,漢人要你的頭,我都舍得,我只要我的孫子……”自己親自撫養大的孫子她實在舍不得啊! 俺答想想妻子的話也有道理,叫回傳令兵,帶著一肚子氣來到三娘子住處。三娘子也勸他派人向明朝請和,俺答沉思著說:“我何嘗不想請和,可是漢人還贊成親睦嗎?已往與漢人親睦時,雖然我們每年向他們進貢一些馬匹、皮革,但他們回報的東西比那些貢品好得多,已往我們和漢人做生意,我們的馬匹、皮革都賣好價格,買回他們的絲綢、布匹、衣服、茶葉、鐵鍋,另有好些用具,這些東西現在都買不到了,好多人都埋怨……也怪我年輕時目光短淺,有些人說漢人沒有我們強壯,我們到漢人那里去搶,財物不是很輕易就到手了嗎?何必和他們互換?我們韃靼人去搶了多次,從此和漢人斷了往來。再去搶,他們增強了警戒,不但搶不到東西,還被他們殺傷了好些人。現在我們的東西賣不出去,漢人的東西也買不到,穿的用的都困難。你沒出生時我就想與他們親睦,但漢人也可惡,不但不答應,還殺了我們的使者。你出生那年,他們竟派人說愿意與我們親睦,我派使者去,他們又把使者殺了。我一怒之下,親自帶兵打到了他們的京都———北京城下。這些年漢人也厲害了,他們派兵來殺我們的人,搶我們的馬匹、牛羊,把南邊的草原放一把火燒光……我當這個頭領也難礙…唉!” “既然是我們無禮在先,還應該我們講禮在先,你再派人去試試。也許漢人換了天子,對我們態度也有改變。對峙下去,把漢那吉回不來不說,我們韃靼人生活也太艱巨了……”三娘子沒有把握地說。 “看來也只好這樣辦了。”俺答汗派了使者到大同向明朝求和。 事兒正像三娘子所希望的,原來拒絕蒙古求和,殺害蒙古使者,是因為嘉靖天子信用奸臣嚴嵩,才做出了那樣謬妄的事。現在隆慶天子已經繼位四年,先前任用的內閣大臣高拱、張居正都是很有遠見的人,他們對韃靼采取了新的政策,一方面增強防御,一方面待機議和。果然俺答的使者一到,明朝宣大總督和大同巡撫方逢時就熱情地接待了把漢那吉,同時奏報朝廷發起抓住有利時機,爭取俺答,許可通貢通商。朝廷經過議論,贊成議和;且當即任命把漢那吉為指揮使,讓俺答了解明朝議和的誠意。然后,俺答按照明朝的要求,把趙全等一小撮奸人逮捕送到大同,明朝立即派人禮送把那漢吉回到俺答身邊。祖孫晤面,相抱流淚,連連向南叩頭,以表示對朝廷的感激。三娘子感到非常慶幸:蒙、漢親睦有望了。 第二年三月二十八日,朝廷下詔封俺答為順義王,并授予俺答屬下的大小頭領以不一律級的官位。接著又議定在長城的若干關口設立通商地點,規復蒙漢貿易;俺答每年派遣使者到京師朝貢,朝廷給以酬賞。同年五月,在大同北面長城外的晾馬臺舉行了順義王俺答封王宣誓儀式。 俺答畢竟已經六十五歲了,精力大不如前了,又常常求神拜佛,對于統領東起今內蒙古,西到甘肅、青海一帶寬大地區的部眾,對于一年一度的進貢和通商貿易,的確感到有些力不從心。他開始把一些必須親自到場而又并不很主要的事兒交給三娘子去辦。 看到三娘子聰慧開朗,機靈大膽,顯示出了卓越的才能,就索性把政治、軍事、外交等許多重大事務交給她。從此,三娘子強健的身影不斷出現在韃靼的各個部落,出現在練兵場上,出現在通商貿易場所,出現在大同官衙……她在整個部落中得到了很高的威望。 三娘子對部落中的一切事務,都懷著極大的熱情,認真嚴厲地辦理。而對于同漢人打交道,則是她最熱心的。記得第一次去主持通商貿易的時候,看到漢人擺出的琳瑯滿目的商品,她暗暗佩服漢族人民的聰明才智;看到蒙、漢兩族百姓成交后的寫意表情,她是多么高興啊!她暗暗下定決定,一輩子都要珍視這來之不易的蒙、漢友誼,只要自己還在,就決不許可有人破壞。 作為俺答汗的全權代表,三娘子同歷任宣大總督和宣撫府巡撫都保持了密切的干系。她曾多次拜訪先任巡撫、之后升任總督的吳兌老先生。記得第一次去拜見他的時候,眼前出現的是一位熱情而又粗暴的長者:他舉止文質彬彬,而又熱情好客;雖然年長一些許多,但又不拘禮節;雖是第一次晤面,卻又一見如故。三娘子受到了熱情親切的款待,又收到了許多自己喜愛的裝飾品。她感到,到吳先生家就像是到了自己家中一樣。 一晃十年已往了。1581年,俺答汗病逝。朝廷隆重地賜祭致禮,三娘子和俺答的長子黃臺吉也上表貢馬答謝。1583年閏二月,朝廷命黃臺吉承襲順義王王位。黃臺吉按照部落古來相傳的、父親(father)死后得以繼母為妻的習俗,向三娘子提出了要求。但三娘子已不是十一年前出嫁時的心境了。那時她年輕幼稚,崇拜俺答汗,雖然比自己大四十三歲,但自己愿意嫁他。而現在,應當嫁的黃臺吉,雖然是俺答的兒子,但也已年過半百,而自己才三十出頭,風姿依舊;黃臺吉雖是俺答汗的承當人,但各方面并沒有什么過人之處,而自己則具有很高的威望,是整個部落的中心人物。嫁給他可不甘心。她武斷地率眾離開順義王府,回到自己的故鄉。 時隔不久,事先的宣大總督鄭洛派來使者求見,三娘子禮讓進房。使者直言不諱地轉達鄭大人的意見:請求三娘子以大局為重,嫁給黃臺吉。三娘子對鄭大人派來的使者是尊敬的,但她依然申述了自己的理由。使者并不急躁,他痛快地承認了黃臺吉的威望、才能的確不如三娘子,然后分析說:“正因為如此,黃臺吉雖然承襲了順義王位,但除了他自己的部眾,他對其他各支部眾缺乏召喚力。如果三娘子不和他成婚,原來俺答汗所統轄的寬大部眾就有分崩離析的危險。如果出現這種局面的話,韃靼部有面臨內戰的危險。因為缺乏像您這樣的人統轄,各個部落各行其是,那種目光短淺的人又有可能率眾南侵,您所為之奮斗了十年的蒙、漢友善干系也會因此而受到破壞……”三娘子沉默了許久,她想到的確有許多部落的頭領桀驁不馴,只是因為畏懼自己而不敢輕舉妄動。……想到這里,她剛強地對使者說:“請鄭大人放心,我尊敬鄭大人的意見。”她成為第二代順義王的夫人。 1587年,黃臺吉去世,各部頭領又出現了內訌的跡象。仍是在鄭洛的多方斡旋下,同年七月三娘子又成為第三代順義王扯力克的夫人,再一次維護了蒙古韃靼部落的團結,維護了蒙、漢民族的友摯友善。她因此被明王朝封為忠順夫人。 1613年,三娘子病倒了。彌留之際,她聽到遠方傳來一個少女用漢語在唱歌: 紅妝一隊陰山下,亂點酡酥醉朔野。 塞外爭傳娘子軍,邊頭不牧烏孫馬。 |
|||||
睡前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