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草木》讀后感800字:
初讀標題以為這是一本描寫自然景色的書,又加上這是一本散文,應該很深奧難以理解,但只讀到第一篇,這種想法便被打破。汪曾祺在本書中第一篇章所描繪的并不是奇麗壯美的風景,而是那些生活中常見卻不尋常的小物,通過細致的觀察將其寫下來。《芋頭》這一名字很直白,很樸素,內容也很樸素:作者離家去上海,心情失落之時看見了一顆芋頭,只是這顆芋頭很特別,它是從煤塊中生長出來的,沒有土壤、肥料,僅有一點雨水供它成長。作者將它成為“奇跡”,是啊,這是奇跡,這顆小小的芋頭需要克服多少困難才能在這班惡劣的環境中生存!我的心也被震撼了。我們總以為植物是弱不禁風的,總給以他們最周到的照料,沐浴在陽光下,定時施肥澆水,可其實這樣的環境下生長出的植物,才是真正脆弱的。植物本身比我們所想的堅強的多,他們可以經歷風吹雨打,可以在夾縫中生存,只要我們相信,它們就能夠創造奇跡。
對于我們人類而言亦是如此,我們會逃避困難,畏懼失敗,因為這種滋味很不好受,可換個角度想,只有經歷足夠的風雨,我們才能像那些頑強的小生命一樣不懼風雨,坦然相待,也才能變得堅強起來,走向更高更遠的地方。同時,我們的生活中也會遇到不少似文中的芋頭一般的植物,我覺得這份遇見是一種幸運,因為看見它們——那些堅韌的,充滿生機的植物們,真的會如文中所說,心情變得舒暢起來,內心更加堅強,多了幾分勇氣與朝氣來面對生活。
《北京人的遛鳥》講述了北京許多不同階層的人都有養鳥的愛好他們趕早遛鳥,為了讓鳥鳴叫,遛鳥的們會相聚在一起,不會叫的鳥兒聽其他鳥兒鳴叫能很快學會。這樣的生活是悠閑而快樂的,即使是短暫的、僅有清晨的一小段時光。讀后感·讀到這樣的文章,心里覺得很輕松,眼前似乎出現了北京人們清晨遛鳥的情景,雖無法親身體驗,但仍覺得心情得到了舒緩、放松。現在的生活都太忙碌了——無論大人小孩。
文中這般悠閑的生活已經很難得了,其實我們也可以在平時多出去走走看看,也行不是多么著名的名勝古跡,不是多么壯美的名山大川,只是身邊的一草一木,我們的身心也能得到放松,感受到生活的美。閱讀便是如此,它能讓我們看到離我們哪怕很遙遠的風光,了解不同地區的風土人情,更能讓我們的心靈得到一份慰藉。文/金小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