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天長地久——給美君的信》讀后感600字:
《天長地久——給美君的信》,作者以給失去記憶坐輪椅的母親寫信的方式,回顧了父母一輩漂泊海島,艱難生存的一生;懺悔自己作女兒的粗心和“霸道”;也提出了怎樣構(gòu)建新型母女情、母子情的思考。盡管這一封封信,母親美君再也不能閱讀了,但給世人的啟發(fā)和警醒卻意義深遠,因為我們?nèi)巳硕加幸晃粸槲覀冋陲L(fēng)擋雨的母親!
作者龍應(yīng)臺能夠做到在母親晚年可以辭職相伴床前。同樣,為人子女,我又可以做些什么?細思極恐。“人生里有些事,就是不能蹉跎……”尤其,對于母親,“我后悔,為什么在你認得我的那么長的歲月里,沒有知覺到:我可以,我應(yīng)該把你當作一個女朋友看待?”約會吃飯、看電影、聊心事……我的第一反應(yīng)是“怎么可能?”我以為我與母親沒有共同的話題,我們沒有共同的價值觀,只有隔代的“噓寒問暖”。或許,我真該在沒有孩子在身旁的時候,靜下心來聽聽您的聲音,你對歲月的控訴,你對時光的感慨,你對未來的期待……
“一旦是母親,你就被拋進“母親”這個格子里,定格為我人生的后盾。后盾在我的“后面”,是保護我安全、推動我往前的力量,但是因為我的眼睛長在前面,就注定了永遠看不到后面的你。”讀到這兒,我想起身后的母親,以及我就是母親這件事情。作為成年的女兒,我需要好好感受母親予我每一個階段的力量與支持,多一點的覺察和陪伴。作為年輕的母親,我必須做好“被看不見”的準備來目送孩子的成長與獨立。
“上一代不會傾吐,下一代無心體會,生命,就像黃昏最后的余光,瞬間沒入黑暗。”
即使這樣,當下我們能做的就是在生活中覺知,珍惜當下與父母相處的每一瞬間,就像龍應(yīng)臺所說:“人生的聚,有定額,人生的散,有期程,你無法索求,更無法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