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熬通宵也要讀完的大清史》讀后感1000字 | |||||
作者:佚名 童話故事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10/5 ![]() |
|||||
《熬通宵也要讀完的大清史》讀后感1000字: 這本書和前面看過的那一本《一口氣就能讀完的大漢史》有點相像,都是講歷史的,兩位作者都著作頗多,都注重而且專注于寫通俗史。這位作者覃仕勇,并不像《一口氣就能讀完的大漢史》的作者張曉珉一樣出身于北京大學,而是一位廣西作協(xié)的會員,因此,寫作風格也頗有不同,考據起史實來,更注重細節(jié)和來龍去脈,他的史觀在充滿理性的同時,對個別人物用墨的時候也相對愛憎分明。 他的史觀頗有意思,比如:“歷史的發(fā)展,雖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即使在偶然性事件中,也包含有必然的成分在里面。如果以此為切入點,洪承疇在歷史上是有貢獻的。但是,我們終究不能以既成事實來評定之前歷史發(fā)展中的歷史事件和人物。否則,就會出現李永芳、范文程、孔有德、吳三桂、洪承疇等民族敗類屬于順應歷史發(fā)展的大英雄,而志在保疆衛(wèi)國的袁崇煥、盧象升、史可法、鄭成功等大英雄則被斥為反對國家統(tǒng)一的反動分子的荒誕結果。把既成事實全都一股腦兒地定義為歷史發(fā)展的必然,則研究歷史就變得毫無意義了。歷史的科學,在于從歷史的必然性中找到偶然性事件,并通過做偶然事件的分析,總結成敗得失,為今后的發(fā)展提供借鑒”。 作者的這一點思想,是我以前所未聽聞過的。他的意思簡單來講,說的就是,明朝大臣洪承疇兵敗后,投降了清朝,并成為了大清肅清大明余孽、快速統(tǒng)一中國的馬前卒&得力干將,從當時的時代、以及中華文化的角度上講,他是漢奸,但是從后世人的角度,從加快國家統(tǒng)一、減少百姓因戰(zhàn)亂而經受的苦難、促進民族文化融合的維度來看,他是大功臣。真實從歷史上看,應該著重結合當時的情況來看,不能夠或者至少應該減少用后代人眼光去看待個人。 作者在描寫慈禧的時候,則頗重筆墨,寫了很多慈禧的“壞話”,主觀傾向性稍強,比如描寫“慈禧屬羊偏喜歡吃虎”“慈禧太后的海量陪葬品”“慈禧為何要光緒帝稱自己為親爸爸”“慈禧為什么被稱為老佛爺”.... 雖然我也很不喜歡慈禧,甚至于痛恨她的尸位素餐,致使中國在最關鍵的時候,步步落后。但是,歷史,就是歷史,我們再恨再惱,也不可能坐時光機回到歷史的當時,去篡改它。我們研究歷史的目的,就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審時度勢、換位思考,以正確的歷史觀完善我們當下做法。 昨天評過——《一口氣就能讀完的大漢史》是一根用于串珠子的繩子,那么《熬通宵也要讀完的大清史》,則是很多由小小故事組成的珠子,其中,甚至羅列了很多我以前并不了解甚至了解不全面的朱玉。從中,我了解了文字獄的興起和與皇權相關的具體緣由,洋槍隊首領華爾從哪里來、怎么死的來龍去脈,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名狀元劉春霖的故事和不輸文天祥的民族氣節(jié)......等等各種活靈活現的人物歷史故事。對清朝當時權貴們思考的角度、出發(fā)點以及思考方式,亦有了更多了解。 這本書,確實也挺不錯的,下次短途出差的時候,可以再翻出來讀一讀。 |
|||||
童話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lián)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