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鄉土中國》讀后感1500字 | |||||
作者:佚名 童話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6/16 ![]() |
|||||
《鄉土中國》讀后感1500字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歷史的農耕大國,在這五千年的風雨變遷中,中國底層社會卻以一種獨特而又引人深思的方式傳承、延續并不斷發展。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便從諸多方面分析了鄉土社會的存在方式并推廣到現代社會,探尋社會發展的規律。 鄉土社會的根本在于土地,從某種意義上說,土地便是人民的根。有了土地人們才免于奔波,在臨近土地上耕作的人們才聚集成村落,進而形成一個社會。由于土地的緣故,這個社會缺乏流動性,于是“鄉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會。常態的生活是終老還鄉。…這是一個“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在缺乏流動性的鄉土社會,每個人從出生便被嵌入了熟人社會的網絡。而鄉土社會的許多特性便是由其熟人社會的特點而展開。 首先便是“鄉下多愚”的誤區,在鄉土社會中,耕種是解決生存問題的第一要務,因此鄉下人的知識結構與城里人有很大區別。耕種的技巧由父輩手把手的經驗習來,而且熟人社會下運用“特殊語言”比文字間接表意更有效,面對面能解決的事不必訴諸文字。“在鄉土社會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連語言都并不是傳達情意的唯一象征體系。”而且在鄉土社會中,社會發展較慢,不會輕易發生顛覆性變化,因而后輩可以沿著前人的經驗行事,“當一個人碰著生活上的問題時,他必然能在一個比他年長的人那里問得到解決這問題的有效辦法,因為大家在同一環境里,走同一道路,他先走,你后走;后走的所踏的是先走的人的腳印,口口相傳,不會有遺漏。哪里用得著文字?時間里沒有阻隔,拉得十分緊,全部文化可以在親子之間傳授無缺。” 再就是極為重要的“差序格局”概念,不同于西方“團體格局”中一切都是公平的,“差序格局”突出的是“私”,即對一件事情的評判會受到當事人與評判者私人關系的影響,并且這影響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評判。 凡事都要講人情冷暖,都要講交情,講小團體。這一特點直接的弊病便是個人利己主義突出,甚至出現貪贓枉法的情況。我曾經偏執地認為治理一個國家不應該讓道德參與,因為缺乏實際的懲罰措施,并且可以被道德約束的人是會遵守道德的,遵守道德反而會使其吃不遵守道德的人的虧。讀完此文我有些明了,并非德治不起作用,而是如今社會并沒有一個完全通用的,適用于任何人的公平的道德。中國沒有平等愛人的宗教文化,只有以自我為中心的有等級差序的愛,難有統一的公共道德標準,道德依附在私人關系上。“不但在我們傳統道德系統中沒有一個像基督教里那種“愛”的觀念—不分差序的兼愛;而且我們也很不容易找到個人對于團體的道德要素。在西洋團體格局的社會中,公務,履行義務,是一個清楚明白的行為規范。而這在中國傳統中是沒有的。”在現代社會,我們更應該講求的是法律。以法律來界定自身行為的正確性。再將目光轉回鄉村,真正支配鄉村的權力既非橫暴權力,也非同意權力,而是教化權力。以鄉村獨有的價值觀來判斷是非。而這種權力的來源大多來自鄉村中的長老,他們擁有著更多的經驗與威望,也承擔著獨有的教化責任。 鄉土社會是一種阿波羅式的追求穩定的社會,任何激蕩都可能會威脅到它的穩定。而男女之間的愛情便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為了不發生激動的感情,男女之間的關系需要進行強制的安排,這也便是“男女有別”的根本原因。而在現代社會,這是一種浮士德式的充滿挑戰與激蕩的社會,再遵循這些規矩不免顯得迂腐。 當新的時代來臨時,當長老們的經驗不再適用時,時勢權力便占據主要地位,而時勢權力的來源便是知識。這也適應于如今變化多端的現代社會,當時代的變革來臨時,知識即是力量,只有擁有知識才能把握時代浪潮,引領時代發展。 讀鄉土中國有感1000字 讀《鄉土中國》有感800字 讀《鄉土中國》有感3000字 讀《鄉土中國》有感1000字 《鄉土中國》讀后感400字 讀鄉土中國有感1000字 解讀法律——《鄉土中國》讀后感1000字 鄉土中國讀后感300字 瀏覽更多關于鄉土中國的文章 |
|||||
童話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