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網站首頁 | 睡前故事 | 童話故事 | 校園故事 | 勵志故事 | 民間故事 | 成語故事 | 笑話故事 | 經典故事 | | ||
![]() |
||
|
||
|
|||||
沉思散記 | |||||
作者:佚名 成語故事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4/2/1 ![]() |
|||||
沉思散記我們像是詩篇散失的一行詩句,永遠感到它和其他詩行是押韻的,必須找到它們,否則它就完不成它自己的使命。這種對尚未達到的境界的追求,便是人心里最偉大的沖動,它促成為人的一切最佳創作。人似乎深切地感覺到在其生存的根子上有一層隔閡,他吶喊著要求指導他越過隔閡、走向融洽團結;人也曉暢,能把他指導到一種最終之愛的,無非是愛。 昨夜北風鋒利如鋼刀之刃,攤販們用樹枝樹葉一時搭了些棲息的棚子。盡管棚子大略,當其時,卻是他們最主要的必需品。然而,明天早晨,天還沒亮,我們聽見他們吆喝他們的公牛(bull),從樹底下拉出他們吱吱嘎嘎作響的車子。現在,對他們來說,緊迫而主要的是離開這些棚子了。 我們的意志與愛情合為一體的時候便臻于完美的境界,因為只有愛情才是真正的自由,這自由不在于否定約束。它自動接受約束,因為約束并不捆綁自由,只是衡量自由的現實狀況。不贊成奴役,要休止這種勞役,然而自由就存在于勞動服務之中。 一位盂加拉鄉村詩人說:“在愛情里,終局既非痛苦,又非快樂,卻只有愛情,愛情在約束你時給你自由,因為愛情便是有所結合。” 真正理解一首詩所需要的良好的審美趣味,來自按照想象力所見到的統一體的幻象。在我們對人生的領會方面,信念也有同樣的功能。它是視覺的精神器官,它使我們在其實只見到部分時得以本能地熟悉到整體的幻象。嫌疑論者也許恥笑這種幻象是精神錯亂所產生的一種幻覺,他們也許遴選些事實,把它們羅列出來,用以非難這種幻覺,然而信念從來不嫌疑它自己對內在真理的直接的心領神會。內在真理約束人、造就人、治愈人,指導人走向圓滿的理想。信念便是存在于我們身心之中的,對于傳遍一切的“是”的聲音的自然而然的響應,因而它是人的生活里一切創造性力量最偉大的。它不僅是被動地認可真理,而且一向自動努力,以達到同寧靜、善、愛的團結等相互協調的境界。寧靜存在于宇宙中真理的節奏里,善存在于社會中結合的節奏里,而愛的團結,存在于靈魂中自我實現的節奏里。僅僅是這樣一種節奏里的無數破綻,盡管是事實,在一個有信念的人看來,卻不足以證明這種節奏是不現實的,正如在音樂家看來,刺耳的曲調和聲音等普遍存在的事實,不足以否定音樂的真理。這等事只是召喚他鼓足干勁去修補破綻,創建起同真理相協調的境界。 東方破曉,白晝像個蓓蕾突破花苞、綻放為花朵兒。然而,如果這個事實只屬于事物的外在世界,我們又怎么能找到門戶進入這種境界呢?這是我們的意識的天空里的一次日出,這是我們的生活里的一個新的創造,鮮花初放。 張開你的眼睛瞧瞧吧,就像一支活的長笛感受音樂的氣息吹徹它的全身那樣,感受領略這個世界吧。在你的生存的壯麗中與晨光相會吧,你在那兒是同它合為一體的。然而,如果你坐在那兒把臉轉了已往,你就是在造化的并不分割的領域里設置了分隔的柵欄,而那個領域本是事物與創造性的意識相會的地方。 有的人對生命所抱的看法是靜止的,他們盼望死后持續存在下去,只是因為他們祈禱的是永生而不是完美,他們喜歡想象他們所習慣的事物會永遠持久不衰。他們在心靈里,把他們自己,跟他們的流動不變的情況,跟他們攢積起來的任何東西,完全打成一片了,要他們丟下這些東西,就是要他們的生命。他們忘記了生存的真正意義就是超生,這就是永遠生長得超越它本身,更上一層樓。果實依附著莖,果皮依附著果肉,果肉依附著種子,是因為果實還沒有成熟,還沒有預備好進一步的生長歷程。果實的外層和內核還沒有區合并來,它只是以其堅固性證明其生命。然而,種子成熟的時候,它對周圍情況的依附便放松了,果肉香了,甜了,超脫了,奉獻給需要它的眾鳥了。鳥兒啄它,損害不了它,風暴把它刮下來,甩在塵土里,也毀滅不了它。它以它的合棄,證實了它的不朽。 一個真正的富翁和一個窮漢的區別是:前者財大氣粗,能使家里有寬大開闊的空間;一個富翁,他那塞滿房屋的家具也許是珍貴的,然而,他用以使他的庭院開闊、花園寬大的空間,其代價之高是無限的。商人做生意的地方堆滿了貨品,他無法確保空間不存放東西,他在那兒是小氣小氣的,盡管他也許是個百萬富翁,他在那兒卻是一貧如洗。然而,有些商人不僅考慮家中居室長、寬、高的實用性以及花園的實用性,他更講求留下適宜的空間以保有想象的美感,他把空間推上榮譽的寶座。這商人之富有,就富在這兒。 不僅未被占據的空間具有最高的代價,而且未被占用的時間也具有最高的代價。富翁財源興隆,他能夠購買閑暇。事實上,這是對他的財富的一種檢驗,看他有無力量留下大片時間的休閑地,哪怕“需要”也不可能逼他耕耘。 另有另一個領域,在那兒開闊的空間是最主要的——那是在人的心靈里。必須思考的、無可逃避的思慮,不過是煩惱而已。貧窮的和悲慘的人們的千思萬慮,纏繞著他們的心靈,仿佛常春藤纏繞著一座傾斜的寺廟。 痛苦關閉了心靈的一切門戶,所以康健也許可以界定為一種狀況,心理意識在其中休閑,仿佛一片空曠的荒漠。只要在最外邊的腳趾上患了一點兒痛風,整個意識里便充滿疼痛,哪一個角落也無法幸免。 正如一個人沒有未被占用的空間就不能盡情地生活一樣,心靈沒有未被占用的閑暇就不能鼠目寸光地思考。——不然的話,對這樣的心靈,真理就變成淺薄不足取的道理了。像陰晦的燈光一樣,淺薄不足取的道理會歪曲視覺,引起恐懼感,使人與人之間思想感情的交流領域始終狹小。 聰明在于心靈的清新,清新的心靈使人熟悉到真理并不藏在格言盒子里,真理是自由而活躍的。巨大的苦難把我們引向聰明,因為這些苦難是分娩的陣痛,我們的心靈由此從習慣了的情況中解脫出來,赤裸裸地投入現實的度量。聰明具有兒童的特性,伴伴隨著知識和感情的堆集而臻于完善。 我們在這世界上生活,仿佛是在聽一支歌,我們瀏覽這支歌,并不等待,一向瀏覽到歌兒唱完。歌是在那兒,唱出第一個聲音時就在那了。歌的協調統一,滲透于歌的各個部分,因此我們并不是急不可耐地尋求結尾,而是伴伴隨著它的延續而瀏覽下去。同樣,因為這世界確實是個統一體,它的任何一部分并不使我們感到厭倦——只是我們對世界的協調統一理解越深,我們的喜悅也隨之越有深度。我們的各種不同的精力,用之于人和自然的世界里的各種不同的事物,當其時,我們心中的一,便逐漸形成向往著天地萬物中的一。如果眾多與一,無窮無盡的運動與永遠夠得著的目標,在我們的人生里并不是協調統一的,那么,對我們來說,我們的生存就像是永遠在學習語法,卻永遠不能進而懂得任何語言了。 |
|||||
成語故事錄入:admin 責任編輯:admin | |||||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站長 | 友情鏈接 | 版權申明 | 網站公告 | 管理登錄 | | |||
|